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质谱网-企业动态列表-研究热点丨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助力揭示肝性脑病新机制

研究热点丨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助力揭示肝性脑病新机制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人体健康奥秘的新大门,数万亿微生物构成的"人类第二基因组",不仅受到饮食、环境、药物、重大事件等影响,其失衡与代谢、免疫、癌症等多种疾病紧密相关,研究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机制,有助于进行疾病的精准预防和治疗,相关学术成果频频刊登在学术顶刊。

 

2025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课题组联合多家单位在Nature medicine(IF=58.7)发表了题为“The gut-brain axis underly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liver cirrh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了赛默飞TSQ三重四极杆液质平台,通过代谢组学、宏基因组、转录组等技术,揭示了肝性脑病的肠-肝-脑轴新机制,发现肠道微生物活泼瘤胃球菌(R. gnavus)可以通过苯丙氨酸脱羧酶和代谢产物驱动肝性脑病,为肝性脑病确定了一个有前景的治疗和预测靶点

研究热点丨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助力揭示肝性脑病新机制

 

(点击查看大图)

 

 

背  景

约50%-70%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性脑病,表现为震颤、记忆障碍、昏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传统的“氨中毒”理论及疗法无法解释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且血氨水平与疾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不总是一致。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与肝性脑病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团队从肠道菌群入手,探索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为肝性脑病找到新的诊疗靶点。

 

 

 

技术创新与优势

该研究结合多组学技术,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队列验证,揭示了肠道共生菌R. gnavus通过苯丙氨酸脱羧酶(PDC)及其代谢产物(PEA)驱动肝性脑病的新机制。PEA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对大脑造成损伤,引发肝性脑病症状。

 

1

 

代谢组学结合宏基因组揭示R.gnavus 驱动的肝硬化中PDC丰度增加

为了系统地探究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互作的全貌,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112个GBMs肠道-大脑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特定的神经活性物质生成与降解过程。采用该预测模块对来自四个肝硬化队列进行宏基因组数据深度挖掘,发现肝硬化患者的单胺神经递质模块显著富集,在肝硬化患者中增加约10倍,肝性脑病患者增加更多。TSQ 三重四极杆液质分析表明,多种酶可以将芳香族氨基酸转化为单胺。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单胺神经递质模块的主要基因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编码基因,并主要由R. gnavus编码,其中PDC基因丰度与R. gnavus显著正相关,是单胺合成过程的关键酶

研究热点丨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助力揭示肝性脑病新机制

图1. R. gnavus驱动的PDC基因在4个肝硬化患者队列中丰度增加(点击查看大图)

 

2

 

代谢组学结合转录组学揭示肝硬化患者脑部PEA累积

为了验证R. gnavus 的神经毒性以及PDC的关键作用,研究团队构建小鼠队列模型,分别对无菌小鼠灌胃野生型R. gnavus及PDC突变菌株。TSQ 三重四极杆液质谱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野生型R. gnavus使小鼠粪便和血清的单胺水平显著升高,但是脑组织的PEA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后续实验证实,在肝硬化状态小鼠中,定植R. gnavus才会导致脑PEA累积,同时小鼠出现记忆障碍、焦虑等典型肝性脑病早期症状。通过靶向抑制PDC功能或中和PEA,可有显著减少大脑中PEA的积累,有效逆转肝性脑病症状,证实了R. gnavus-PDC-PEA轴在肝性脑病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热点丨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助力揭示肝性脑病新机制

图2. 靶向PDC减轻肝性脑病患者粪便微生物引起的神经毒性(点击查看大图)

 

3

 

临床队列验证高水平PEA患者肝性脑病风险增加

研究团队对60名接受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术前高PEA水平术后肝性脑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是低PEA水平患者的7倍,验证了PEA水平与肝性脑病因果关系,提出血清PEA可能成为肝性脑病发病潜在的预警标志物。

 

 

 

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利器

在这项突破性研究背后,代谢组学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代谢组学技术解析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组成及动态变化,为揭示菌群-宿主潜在的互作机制及疾病发生的因果关联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本研究中粪便、血清及脑部样品中代谢物检测采用的是TSQ三重四极杆液质平台,实现了单胺类物质包括PEA高通量、高灵敏定量分析。赛默飞在代谢组学领域具有一站式解决方案。靶向代谢组学领域,TSQ三重四极杆质谱以低丰度代谢物高度覆盖,为代谢物精准定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全新推出的Stellar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在通量、灵敏度及方法开发易用性上全面提升,成为大小分子定量领域耀眼的恒星。非靶向代谢组学领域,更有金标准Orbitrap超高分辨质谱,为队列样本检测提供了超高分辨率、灵敏度及高质量精度,为代谢组学研究者所面临的的挑战—样本基质复杂、代谢产物鉴定数量不足、辨别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等问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后记:

 

 

 

 

 

 

 

据悉,研究团队继续以R. gnavus-PDC-PEA为核心,深入解析驱动肝性脑病的详细分子机制,并采用多组学技术全面筛查肠道菌群产生的其他可能神经毒性物质。未来,团队将探索基于肠道微生物调节的干预策略,推动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为肝性脑病患者带来新的诊疗方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