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质谱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资讯】NIF燃烧等离子体中出现反常超热离子的物理机制被揭示 | ICF新知

【资讯】NIF燃烧等离子体中出现反常超热离子的物理机制被揭示 | ICF新知

2025年02月24日 17:45 来源: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如何正确对燃烧等离子体中的库仑碰撞进行准确建模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巨大挑战。先前的研究中大角度碰撞的建模依赖于静态屏蔽库仑势,无法充分描述实验观察到的非麦氏中子谱和离子运动之间的直接关联,尤其是离子相对速度对中子谱均值偏移的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深入理解燃烧等离子体中的库仑碰撞机制,并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需要纳入离子相对运动来改进现有的大角度碰撞模型。这一改进不仅有望解决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的不一致问题,还具有为ICF燃烧等离子体研究开辟新途径、推动聚变能源研究发展的潜力。



图1 左:初始模拟温度密度设置,符合等压稳定条件;中:小角度与大角度碰撞轨迹示意;右:频繁交换能量的小角度碰撞易导致平衡态麦氏分布,而单次碰撞中交换大部分能量的大角度碰撞易产生高能离子,导致非平衡效应


       张杰院士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模拟大角度碰撞的动理学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背景离子屏蔽势与离子在两体碰撞中的相对运动,可全面捕捉离子动理学特征,如图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逐渐降低等离子体密度时,大角度碰撞效应变弱,该模型可逐渐退化到以Fokker-Planck方程为主的小角度碰撞描述。此外,研究团队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开展了上百万粒子数的MD模拟与新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如图2,进一步检验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图2 MD与LAPINS模拟高能离子能谱的对比。(a)MD,220 fs;(b)LAPINS,400 fs


       为了精准模拟实验条件下的ICF核燃烧等离子体,研究团队将新模型融入新开发的流体动理学混合模拟程序LAPINS中,并开展了一系列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深刻揭示了大角度碰撞的多个关键影响:



图3,上/下图与虚/实线对应否/是引入大角度碰撞


(a)D能谱演化;(b)点火前同产额D能谱对比;(c)中子谱均值与方差的偏移


  1. 超热离子分布与中子谱变化:在模拟中引入大角度碰撞后,能明显观察到超热离子的产生,如图3(a)。其中氘离子能谱可分为两部分,分别对应于低温冷燃料和高温热斑。图3(b)中点火前的超热离子截止能量约为34 keV,与NIF实验的中子谱分析结果(35 keV)高度一致。此外,大角度碰撞显著影响了中子谱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均值与方差的改变,如图3(c)。


  2. 点火时间提前:大角度碰撞有利于聚变中子产额的进一步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初始温度4.0 keV下难以点火的热斑,在大角度碰撞的作用下成功实现了点火,如图4(c)。在更高的温度下,达到相同产额时的点火时间提前了约10 ps。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超热离子沉积增强了聚变反应几率与功率,这种效应在热斑边界区域尤为突出。



  • 图4,左/右图与虚/实线对应否/是引入大角度碰撞

    (a)α粒子密度演化;(b)D温度演化;(c)中子产额与燃耗演化;(d)热斑(>3.0 keV)大小演化


  • 超热离子沉积与热斑扩展:大角度碰撞显著缩短了超热离子的平均自由程,加速了α粒子在局部区域的能量沉积。如图4(a)所示,在相同产额对比下,大角度碰撞导致热斑边界的α粒子峰值密度从0.97     g/cm³跃升至1.88 g/cm³,沉积密度近乎翻倍;即便在热斑中心区域,α粒子密度也提升了约24%。由于α粒子沉积的显著增强,离子温度也随之相应上升,如图4(b)。因此,大角度碰撞对于维持稳定且剧烈的核燃烧状态至关重要,如图4(d)。



图5 中子谱均值偏移-方差-关系。灰色为流体力学预测区域,黑实线为其边界。

带误差条的方块为实验数据,菱形/圆点对应否/是引入大角度碰撞


4 总结与展望


       最终,模拟结果显示的中子谱呈现出与麦克斯韦行为相偏离的均值-方差关系,并且模拟进一步预测:随着聚变产额的不断增加,这种偏离将变得更加显著。这些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均值-方差关系,不仅为上述研究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充分验证了研究团队新开发的流体动理学混合程序LAPINS,在结合大角度碰撞后,能精确且有效地模拟ICF核燃烧等离子体。


参考文献: 中国光学期刊网 


微信截图_20241231173700.png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