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质谱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经“碘”检测,从化学滴定到ICPMS

经“碘”检测,从化学滴定到ICPMS

2021年01月29日 17:08 来源: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小小知识“碘”

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特瓦*发现单质碘。谈起碘,大家会联想到升华的物理现象、淀粉显色的实验和甲状腺疾病等等。

碘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非金属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其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侏儒症等碘缺乏症,适当补碘有利于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5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但碘摄入过量对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如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碘中毒或碘过敏等。

人体中碘主要来源于食品,食物碘含量可以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因此食品中总碘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食品中碘形态以碘酸盐、碘化物、单质碘和有机碘形式存在,准确测定食品中碘对于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食品中碘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等,先列出几种常见的方法。

化学滴定法

样品经炭化、灰化后,将有机碘转化为无机碘离子,在酸性介质中,用溴水将碘离子氧化成碘酸根离子,生成的碘酸根离子在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反应中析出的碘。该方法测定操作繁琐,易产生误差。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中比较典型的是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也是被收录进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

原理:采用碱灰化处理试样,使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反应速度与碘含量成定量关系。


LAMBDA265/365/46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法

试样中的碘在硫酸条件下与丁酮反应生成丁酮与碘的衍生物,经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Clarus® 690/590

 


三、
“碘” 亮 ICPMS

的GB 5009.267-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1]采用了ICPMS作为第一法。

ICPMS测定碘元素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两大难点:

1 碱性体系

食品中其他元素的ICPMS检测如钾钠钙镁铅镉等一直采用硝酸酸性进样体系,而碘检测却采用碱性进样体系,对于仪器的进样系统是个考验。

2 记忆效应

碘元素的记忆效应非常强,需要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快速清洗。

PerkinElmer在食品碘元素分析部分很早就进行了相关的应用开发,2001年,Andrey等人就采用了PerkinElmerICPMS对食品和饲料中的碘含量进行检测[2]

现在PerkinElmer采用NexION系列ICP-MS对乳粉中的碘按照GB 5009.267-2020中的方法进行验证。

a、标准曲线

NexION系列ICPMS,采用高纯度聚合材料制造的蠕动泵管,配合大锥孔三锥设计,提供稳定可靠的进样,可轻松应对酸性体系和碱性体系。

 NexION系列ICPMS

 

标准曲线范围为1-20μg/L时, R=0.9999

b、记忆效应应对

NexION系列ICPMS即使面对碘的强记忆效应也能轻松应对,测完曲线高点后,只需清洗很短时间,即可回到初始水平。


c、
奶粉质控样结果


四、
食品中碘的形态研究

碘是一个具有多种形态的非金属元素,人体对于食品中不同形态的碘的吸收效率有差异,未来碘分析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弄清楚食品中碘的形态组成。孙凯峰等人采用液相色谱ICPMS联用技术对奶粉中的碘形态进行分析,其加标回收率均在98%-106%之间,精密度在2.67%-4.11%之间,*实验的要求[3]

更多食品中碘检测应用资料请扫码获取。

 

参考文献

[1] GB 5009.2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

[2] Andrey D , Zbinden P , Wah M K , et al. A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odine in Human and Pet Food by ICP-MS[J]. Atomic Spectroscopy, 2001, 22(3):299-305.

[3] 孙凯峰, 徐红斌, 周陶忆,. 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奶粉中不同形态的碘[J]. 食品工业, 2015, 036(002):287-289.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