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杆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及具体结构组成
2025年04月24日 14:10
来源:潽洛因思分析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四极杆质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仪器。利用四极杆电场对离子的选择性传输能力,以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
四极杆质谱仪的基本原理:
1.离子化:样品在离子源中被电离,形成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这些离子随后被导入四极杆。
2.四极杆的电场:四根杆分别连接到交变电场和直流电场的电源。当这些电场施加到四极杆上时,离子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每种质量的离子在特定的电场条件下,才能沿着四极杆的轴向稳定地输送。
3.筛选离子:通过调整电场的强度和频率,可以选择性地传输特定质量的离子,而其余质量的离子则会因不稳定而被排除,从而实现分离。
4.检测:选择性传输后的离子被导入检测器(通常是电子倍增管或离子计),其数量和强度与离子的相对丰度成正比,最终转换成可以分析的数据。
组成部分:
1.离子源:常见的离子化方法包括电子轰击(EI)、化学电离(CI)、电喷雾离子化(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等。选择合适的离子源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分析至关重要。
2.四极杆:如前所述,由四根金属杆构成,是质谱仪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离子的筛选效果和传输效率。
3.真空系统:通常在高真空环境下工作,以减少离子间的碰撞,从而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
4.检测器:将离子的数量和能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常见的类型有电子倍增管和离子计。
5.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分析和处理质谱数据,生成质谱图和解读结果。
四极杆质谱仪的应用:
1.环境监测:用于检测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分析其浓度及成分。
2.食品安全:监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3.药物分析:用于药物的研发、代谢研究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4.生物医学: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中,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各种代谢物。
关键词:
分析仪器,质谱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