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苦”与“甜美”,你知道多少?
苦的饮料往往很难让人接受,但依旧有许多以“苦”闻名的饮料收获市场的喜爱,咖啡便是其中之一。甚至许多咖啡品牌会喜欢用“它的苦更甜美”来形容自己的产品,而人们对于咖啡的第一印象除了香醇,余下的便也是其特别的“苦”口感。
那么咖啡有多流行?仅2021年,全球咖啡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72亿公斤,累计销售额高达4099亿美元。而即便是在咖啡文化刚刚兴起的我国,全年咖啡的销量也能达到约112亿杯,这些杯子连起来足够绕地球37圈。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速溶咖啡的消费比重只有不到3成,换言之绝大部分人更乐衷于烘焙咖啡,对于咖啡豆的品质也有一定的追求。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咖啡产业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全球变暖。最近《自然·植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咖啡种植区干旱,咖啡的产量与储量有所下降,并且这种气候变化还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全球变暖很有可能导致咖啡豆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影响到咖啡市场的发展。而想要解决这种情况,或许有三种方法——将咖啡生产转移到更适宜的区域;调整咖啡种植方法;开发更适应未来气候条件的咖啡作物。
但事实上,这三种方法背后均涉及到更加复杂的产业链问题。
与大多数植物饮料一样,咖啡的口感与豆子的品种、种植地土壤环境、种植地气候、加工(烘焙)手法有着密切联系,其中一个出现改变,口味上可能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可能引起品质问题。就像同样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埃塞俄比亚豆和云南豆在其他变量统一的情况下,最终做出来的咖啡口感上会有很大差别,也正是这些差别影响了咖啡文化的不断发展。但无论是在云南还是在埃塞俄比亚,想要种植阿拉比卡都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不能在温暖低地生长。换个角度来说,如果现有的咖啡产地无法再生产咖啡了,那么更换产地后,同类型的豆子也很难复刻出原本的风味。而事实上,想要找到适合培育“好豆子”的场地也并不容易。
那让豆子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呢?也不是不行,利比里亚豆的环境适应性就很好,这种豆子不但能在温暖低地生长,并且产量高,抗虫害能力强。但是过去却不怎么被市场喜欢。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好处理的同时味道也不好统一。不过得力于仪器设备的技术提升,如今这种豆子的加工技术也开始趋于成熟,尽管风味上与阿拉比卡有所差别,但是同样能产出风味稳定的温和柔滑的咖啡,并且品质还能有所保障。但这种也只是停留在商业层面,因为和更换产地一样,这种换豆子的做法一样无法复刻现有的大众喜欢的咖啡风味。
因此总体来说,未来我们品尝香醇咖啡的机会是还有的,但是想要确保现在主流的精品咖啡能够有所保留,解决全球变暖依旧是关键。全球变暖或许正在让不少“美味”濒临“灭绝”。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