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对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高灵敏度液质联用定量分析
前言如今在水中可发现过去从未检测到的化学品,或者检测到的水平与预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1]。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出现频率以及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尚不明确,因此通常称这些物质为引发关注的新型污染物 (CEC)。本实验在水中检测到多种痕量有机物的混合物,其中某些有机物的浓度达到 ng/L(万亿分之一,ppt)时即会影响水生生物。已知一部分 CEC 是内分泌干扰物,而另外一部分则会影响糖皮质激素活性,长期暴露在低剂量 CEC 之下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尚不明确。因此,EPA 制定了非受控污染物监控法规(UCMR) 用于评估水源中 CEC 的潜在威胁。新的 UCMR3 需要监控 2013 到 2015 年内的 30 种污染物。国家、实验室、公共给水系统都将参与评估监控、筛检调查和预筛选测试过程 [2]。
监控水源中痕量污染物的难度之一在于,检测需要充足的样品量并经过充分的样品前处理才能完成。传统分析方法在实施仪器分析之前通常需要使用 1 L 水样,并对水样进行固相萃取,达到合适的萃取浓度。这些方法需要输送大量样品、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大量有机溶剂。本应用简报描述了一种在线 SPE 痕量富集方法,该方法只需要极少的样品前处理,可显著减少所需的样品量。该方法能够稳定且灵敏地检出 ng/L 级痕量有机污染物。该 UHPLC/MS/MS 方法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聚合物固相萃取柱,该固相萃取柱在线连接到Agilent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上,而此系统将与 Agilent 6460LC/MS 三重四极杆系统联用。系统将同时使用正/负电喷雾离子源 (ESI),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多反应监测 (MRM) 能够使 24 种有机污染物的 MRL 降至 0.10 ppt,且不高于 15 ppt。大部分有机物的回收率可与传统萃取技术相媲美,范围在 70% 至 130%,并且大部分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10%。该方法非常稳定,已用于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从入水到氯化流出物)中这些污染物的含量。
实验部分标样和试剂除两种校准标样以外,其他试剂(最高纯度)均购自 SigmaAldrich 公司。眠尔通购自 Cerilliant 公司,三氯生购自 Alfa Aesar公司。校准标样溶液的制备:首先将固体纯品溶于甲醇,制备浓度为 500 µg/mL 的各种标样储备液。然后制备含所有目标分析物(5 µg/mL) 的混合样。用 HPLC 级纯水稀释该储备液制成绘制校准曲线所需的浓度。
标记的替代内标物除 13C4-全氟辛酸和 13C4-全氟辛烷磺酸盐购自Wellington 实验室;扑米酮-d5 购自 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吉非罗齐-d6 购自 C/D/N Isotopes 以外,其他均购自剑桥同位素实验室(见表 1)。使用的所有溶剂均达到*高纯度,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农药级甲醇和乙腈购自 Burdick & Jackson,而HPLC 级纯水则购自飞世尔公司。
仪器系统将 Agilent 120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模块与 Agilent 6460A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进行联用。在线富集系统使用 Agilent1200 系列四元泵、配用 900 µL 计量器和多次抽取功能的 Agilent1200 自动进样器、可编程六通选择阀(阀 1)、12 通/2 位小柱选择阀(阀 2)以及 Agilent 1290 Infinity 液相色谱,如图 1 所示。
……
结果与讨论在线 SPE 操作流程将水样(不含颗粒物)装入自动进样器的 2 mL 棕色玻璃瓶中。将样品(体积 1.5 mL)注入可重复利用的聚合物富集柱,该富集柱连接到输出 12 通/2 位色谱柱选择阀(顶阀,2 号阀,见图 2A)。总共可连接六根不同的小柱。水洗脱液导入废液瓶(见图 2A)。通常,大约 3 min 后完成上样。然后将底阀(1号阀)切换至洗脱位置(见图 2B),在高压梯度泵上启动洗脱梯度。将捕集的分析物脱附到 Agilent Poroshell 120 EC 分析柱上,然后执行 LC/MS/MS 分析。然后使用溶剂 B(乙腈/异丙醇/甲醇)(1:1:1,见图 2B)清洗小柱。在分析运行过程中,随着 1 号阀返回至上样位置(图 2A),可根据需要在四元上样泵中使用溶剂 B进一步清洗富集柱,然后将溶剂条件恢复为*溶剂 A(水 +0.1% 乙酸),准备分析下一个样品。对于污水样品,每根可重复利用的 SPE 柱通常可执行至少 100 次进样。然后可以将 12 通阀(2 号阀,见图 2)切换至下一根小柱,用于下一进样序列。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