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R技术和内标法GC-MS 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概述】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又叫乌拉坦(Urethane),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导致肺癌、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疾病。人类从膳食中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来自发酵食物和饮品,其中酒*品是已知的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如果饮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超过30×10-6g/kg的酒,人饮用后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根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假设每个人的患癌症的机率为1×10-5,推断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大约为0.7μg/d。因此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上已就不同酒*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进行了广泛研究,一些国家已制定出酒*品的氨基甲酸乙酯高*,如加拿大是多种酒*品制订氨基甲酸乙酯高*的国家,由30μg/L (葡萄酒)至400μg/L(水果白兰地)不等。美国、日本、韩国等亦相继制订出部分酒的氨基甲酸乙酯高限值。
【实验/设备条件】
1.色谱柱:TG-WAXMS 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
2.进样口温度:220℃;
3.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50℃,保持1min,以8℃/min
升至180℃,保持10min;
4.载气:氦气(纯度≥99.999%);
5.载气流速:1.0mL/min;
6.进样量:13μL;
7.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8.离子源:EI源;
9.离子源温度:250℃;
10.传输线温度:280℃;
11.采集模式:SIM模式(44,62,74,89,64,76)。
【样品提取】
标准溶液的制备
1)称取0.0161g(至0.0001g)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纯度为98.5%),用甲醇溶剂、定容至10mL,此时
溶液浓度为1585.85μg/mL;
2)称取0.0334g(至0.0001g)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纯度为98.7%),用甲醇溶剂、定容至10mL,此时溶液浓度为3296.58μg/mL;
3)100μg/mL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溶液:取63μL(1)溶液,加937μL甲醇,定容至1mL,混匀。
4)100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溶液:取30μL(2)溶液,加970μL甲醇,定容至1mL,混匀。
5)2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溶液:取20μL(4)溶液,加980μL甲醇,定容至1mL,混匀。
6)10μg/mL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溶液:取100μL(3)溶液,加900μL甲醇,定容至1mL,混匀。
7)0.5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溶液:取50μL(6)溶液,加950μL甲醇,定容至1mL,混匀。
标准工作曲线溶液的制备
分别准确吸取氨基甲酸乙酯中间液(0.5μg/mL)20、50、100、200、400μL和氨基甲酸乙酯标准中间(10.0μg/mL)40、100μL于进样小瓶中,各加2.00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液100μL,用甲醇定容至1mL,得到10.0、25.0、50.0、100、200、400、1000ng/mL的标准曲线工作溶液,现配现用,供GC-MS分析。
样品制备
取100μL样品(95%乙醇),加入2.00μg/mL D5-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液100μL,用甲醇定容至1mL摇匀待测。
【实验/操作方法】
本文按照GB 5009.2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建立了ISQ-LT GC-MS结合CSR大体积进样技术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考察了方法检出限、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响应值日内日间重复性、保留时间日内日间重复性、系统抗污染能力等,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实验结果/结论】
1采用CSR大体积进样技术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1.1 CSR大体积进样原理介绍
溶剂浓缩大体积进样技术(Concurrent Solvent Recondensation,简称CSR),即在进样口和分析柱间连接一段空的预柱,且衬管中装填玻璃棉,采用传统的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进样口处于恒定的较高温度,自动进样器插入汽化室5 mm,保持针头部分温度较低,快速注入样品。样品以带状液体的状态离开注射器,被收集在衬管底部的少量玻璃棉上,开始缓慢汽化。由于衬管是一个密闭体系,蒸汽体积迅速膨胀,取代和压缩载气,使得衬管内压力迅速增大,而载气阻止了溶剂蒸汽从汽化室溢出,从而产生了“压力涌浪”效应,迫使溶剂蒸汽转移到低温的预柱上。溶剂蒸汽在柱头上冷凝形成液膜,进一步加速了蒸汽的转移,此时溶剂汽化和冷凝同时发生,使得进样体积不再受汽化体积的限制,从而实现大体积进样,预柱起承载样品的作用。图1为CSR基本原理图解,图2为CSR进样过程。
图1. CSR基本原理图解
图2. CSR进样过程
1.2 CSR大体积进样技术特点
PTV进样虽然进样体积可高达250μL,但是在溶剂蒸发的过程中会造成低沸点化合物的损失;而OCI进样虽然不会造成低沸点化合物损失,但由于样品溶液直接注入到色谱柱中,很容易造成色谱柱的污染,导致某些化合物响应偏低、且影响分离。相比,CSR技术更具有*性,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特点一: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CSR大进样体积为50μL,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例如:CSR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质谱中的应用,如图3所示,进样量为1、2、3、4、5μL时所得的结果比较,从图中可以得出,随着进样体积的增加,响应值几乎呈线性倍数增加,充分表明增加进样量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图3.不同进样体积结果
(2)特点二:分析高、低沸点化合物无歧视
如图4所示,以正己烷为溶剂,不同环数烷烃的大体积进样分析,进样体积35μL。从图中可以看出比正己烷溶剂多两个碳的化合物C8,并未随溶剂蒸发损失,且高沸点的C40具有较好的响应及分析精密度,进一步证明了CSR对低沸点和高沸点化合物均无歧视效应。
图4.低、高沸点化合物无歧视
(3)特点三:简化前处理过程,避免低沸点化合物浓缩时有损失
如图5所示,在环境水体中PAHs的分析,一般需要浓缩1000倍,进样量为1μL,采用液液萃取和SPE小柱富集两种方式均消耗大量溶剂,且费时,在氮吹浓缩过程中容易造成低沸点PAHs的损失。因此可以采用类似液液微萃取的方式,只需1mL有机溶剂,20mL水样,无需氮吹浓缩,萃取后可直接进样分析,进样量为50μL,可达到相同效果,甚至更好,既可以大大减少样品前处理过程,并避免低沸点化合物的损失。同样,在农残分析过程中,如JIA胺磷等低沸点农药在旋转蒸发和氮吹浓缩过程中也容易损失一部分,从而造成结果不准确,因此可以采用CSR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图5.简化前处理过程
2典型色谱图
图6. std200μg/L
图7. 95%乙醇样品
其中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平行测试结果为:27.15和23.41 ng/mL,平均值为25.125 ng/mL。
3检出限及线性相关系数R2
连续5天每天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2范围0.9997~0.9999。
表1.检出限及线性相关系数R2
4响应值重复性
(1)日内重复性:将25.0 ng/mL的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溶液(含同位素内标)一天内连续进样6次,计算TIC峰面积RSD%。分别报告氨基甲酸乙酯及同位素内标结果。
(2)日间重复性:将上述标准溶液6天内每天进样3次(每次间隔应≥2小时),计算TIC峰面积RSD%,分别报告氨基甲酸乙酯及同位素内标结果。
(3)结果表明:目标峰和内标峰响应值日间重复性分别为2.74%、4.20%;日内重复性分别为2.55 %、2.89%,重复性良好。
表2.响应值重复性
5保留时间重复性
(1)日内重复性:将25.0 ng/mL的氨基甲酸乙酯标准溶液
(含同位素内标)一天内连续进样6次,计算目标峰保留时间RSD%。分别报告氨基甲酸乙酯及同位素内标结果。
(2)日间重复性:将上述标准溶液6天内每天进样3次(每次间隔应≥2小时),计算目标峰保留时间RSD%,分别报告氨基甲酸乙酯及同位素内标结果。
(3)结果表明:目标峰和内标峰保留时间日间重复性为0.00、日内重复性为0.06%,重复性良好。
表3.保留时间重复性
6系统抗污染能力
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校准曲线大浓度标样(1 mg/mL),连续进样分析20次,报告响应值重复性RSD%,次和
后一次响应值之差的值与平均响应值的比值。表4所示,系统抗污染能力目标峰为0.02、RSD为3.44%;内标峰为
0.03、RSD为3.05%,系统抗污染能力强。
表4.系统抗污染能力
结论
按照GB 5009.2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建立了ISQ-LT GC-MS结合CSR大体积进样技术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进样量为13μL,考察了方法检出限、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响应值日内日间重复性、保留时间日内日间重复性、系统抗污染能力等,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0~1000ng/m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2范围0.9997~0.9999,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33 ng/mL;响应值日间日内重复性2.55~4.20%
之间;保留时间日间日内重复性0.00~0.06%之间;系统抗污染能力目标峰为0.02,内标峰为0.03,结果良好,同时
CSR大体积进样技术可以提高检出限和灵敏度,该方法满足分析检测的要求。
【仪器/耗材清单】
仪器
Thermo ScientificTM ISQ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包括:
-TRACE 1310气相色谱,配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ISQ LT单四极杆质谱
- AS1310自动进样器
Thermo ScientificTM TraceFinder 3.2.512.0数据处理系统统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