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气质联用仪,色谱与质谱的协同奥秘
2025年04月27日 09:53
来源:赛默飞色谱及质谱
在分析化学领域,气质联用仪(GC-MS)宛如一把精准的“分子解剖刀”,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分析能力融合,为复杂混合物的分析提供了强大工具。
气质联用仪主要由气相色谱仪(GC)和质谱检测器(MS)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特定的接口实现无缝连接。气相色谱仪是分离的“高手”,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逐一分离。当样品进入气相色谱仪后,在载气的推动下,经过色谱柱,各组分按照沸点、极性等性质的不同,依次被洗脱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色谱峰。
而质谱检测器则是定性的“专家”。从气相色谱仪分离出来的组分,通过接口进入高真空状态的质谱仪中。在离子源的作用下,样品分子被电离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常见的离子化方式有电子轰击离子化(EI)、化学离子化(CI)等。以EI为例,有机分子被一束能量为70eV的电子流轰击,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M+),M+进一步碎裂成各种碎片离子、中性离子或游离基。
这些离子在质量分析器中按照荷质比(m/z)大小被分开。常见的质量分析器有四级质量分析器、磁式扇形质量分析器等。以四级质量分析器为例,它由四根平行圆柱形电极组成,电极分为两组,分别加上直流电压和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样品离子沿电极间轴向进入电场后,在极性相反的电极间振荡,只有质荷比在某个范围的离子才能通过四极杆,到达检测器。
检测器将离子束转变成电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常用的检测器是电子倍增器,当离子撞击到检测器时引起倍增器电极表面喷射出一些电子,这些电子被加速射向下一个电极,喷射出更多的电子,经过连续作用,信号被大大放大。最终,获得质谱图,通过与标准谱库对比,就可以确定未知样品的组成。
气质联用仪凭借其强大的分离和定性能力,在农药残留分析、环境监测、药物代谢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气质联用仪,气质联用(GC-MS)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