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 食品中汞形态的快速检测-在线SPE-LC-ICPMS分析系统
重金属污染,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确保人们的餐桌安全,我国已建立相应的食品检验方法,对食品中相关营养素、有害物质等进行检测。其中,重金属元素因其具有长期的生物累积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列入重点关注的名录。作为一种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物,汞具有毒性大、熔点低、易挥发的特性,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发生了因汞污染导致的水俣病事件,最终造成了一千多人死亡[1]。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汞的毒性不仅与样品中的总汞含量有关,还与其具体的存在形态(有机汞和无机汞,尤其以甲基汞的毒性最强)密切相关[2]。因而,建立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汞含量及其形态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品中汞的含量限值
汞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过程或生物富集作用,最终导致一些食品中的汞含量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最高限值,成为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3]。例如,我国GB2762-2017《食物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鱼类中甲基汞含量≤0.5 mg/kg,而一些鱼肉中甲基汞的含量可达10 mg/kg以上;该标准限定大米中的汞含量≤0.02 mg/kg,而在一些采矿污染地区种植的大米中总汞含量可达到0.40 mg/kg以上,高于国家标准限值20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汞摄入量限值为0.57 µg/kg体重。鉴于目前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必要对食品中的汞含量及形态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进而合理地评价其暴露所引起的健康风险[4]。
岛津应对策略/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环境水样中痕量汞形态分析的挑战,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合作,将高选择性的液相色谱与高灵敏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开发了在线SPE-LC-ICPMS分析系统。SPE-LC-ICPMS汞形态分析系统前端使用了一套二维柱切换系统,首先使用大体积自动进样器载入一定量的待分析样品,样品经过第一维SPE柱实现目标元素的富集,同时将主要的基体元素予以净化;然后通过六通阀切换,载入流动相把待测组分从第一维的SPE柱里洗脱出来,直接进入第二维液相的分析柱中分离,各种汞形态依据其在C18色谱柱上的保留能力,依次流出色谱柱,最后进入到ICPMS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食品中汞形态的分析,我们还开发了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食品中汞的有效提取。
图2 SPE-LC-ICPMS分析系统示意图
图3 大米中汞形态分析前处理流程图
食品中汞形态的分析
利用SPE-LC-ICPMS分析方法,对不对产地的大米、鸡蛋、灵芝孢子粉中的汞形态进行了分析。从表1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灵芝孢子粉中的汞含量最高,大米中的汞含量次之,鸡蛋中的汞含量最低,其平均值分别为48.4 µg/kg、4.70 µg/kg、0.41 µg/kg。在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中,汞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大米中的汞以甲基汞为主,其含量≥76.5%;鸡蛋中的汞以无机二价汞为主,其含量≥50%;灵芝孢子粉中的汞则以无机二价汞为主,其含量≥99%。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汞形态分布与其生长环境、生产过程等有关。例如,大米潮湿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土壤中无机汞的甲基化转化过程,生成的甲基汞被植株吸收并在体内传输,最终大部分甲基汞富集在谷粒中,而无机汞则易于与植物螯合素结合,富集在植株的根部。灵芝孢子粉中高的无机汞含量则与其植物本身的特性、干燥的生长环境、后期的加工过程等有关。由此可见,相对于单一的汞含量分析,食品中汞含量结合形态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其毒性大小。
图4 大米、灵芝孢子粉中汞形态分析色谱图
表1 不同产地大米、鸡蛋、灵芝孢子粉中汞形态分析结果
方法特点
结 论
针对食品中汞形态分析的挑战,本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利用在线SPE-LC-ICPMS联用系统,实现了食品中汞形态的准确、快速分析,并成功地应用于不同产地大米、鸡蛋、灵芝孢子粉中汞含量及形态的分析。分析方法对甲基汞/二价汞的检出限为0.05/0.10 µg/kg,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汞含量及形态检测分析的要求,同时本工作建立的方法在食品中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中也具有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杰, 王竹天,杨大进,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 35(3), 181-187.
2. Y. Wang, A. Zhu, Y. Fang, C. Fan, Y. Guo, Z. Tan, Y. Yin, Y. Cai, G. J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15, 403-410.
3. L. Feng, P. Li, X. Feng.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2021, 23:100285.
4. X. Xu, J. Han, J. Pang, X. Wang, Y. Lin, Y. Wang, G. Qi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0, 258, 113706.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